破除養老保險“雙軌制”不僅是改革方向所指
   也是改革目的所在
  如果說教育改革要重點考慮“起點公平”,那麼社保的改革,特別關註的就是“底線公平”。近日消息傳來,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,已經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。破除“雙軌制”,黨政機關、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,一時成為輿論熱點。
  每年全國兩會前夕,人民網都會推出“兩會熱點調查”,近4年高居榜首的都是“社會保障”。分項調查中,養老保險多軌制則持續成為社保領域焦點。今年,更有84%的票數支持養老金並軌。養老保險的改革,正是建立在這樣的民意基礎上。
  關註養老保險改革,首要的訴求在於提高養老金水平。去年,安徽合肥一位銀行退休員工投書媒體,稱“很多退休工人每個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一點,想吃肉還要算賬”,即便近幾年漲了好幾次,“和事業單位以及公務員的退休工資也是沒法比的,也跟不上現在物價上漲的速度”。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業退休人員的心聲。雖然已有“十連漲”,但制度鴻溝帶來的收入鴻溝仍未填平。
  設計養老保險這一制度,是為了保障老年人的生活,對勞動者退休後的一種“反哺”,如果因職業不同而計算方法不同、待遇差別較大,無疑是對社會公平的侵害。從另一角度看,“體制內”退休後穩定、優厚的待遇,讓“到體制內去”的高燒一直難以降溫;“雙軌不接”,同樣妨礙人才在企業和機關之間的自由流動。長遠看,這也很不利於改革向縱深推進。可以說,養老金“一碗水端平”,已經是一個基本共識。
  應當看到,所謂雙軌制是從計划到市場的改革中一個過渡環節,只是在養老保險方面,雙軌並行得太久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,加之養老金計算方式、來源、管理等方面的不同,行業間的差距越拉越大,並軌已經是繞不開、躲不過的一環。十八屆三中全會《決定》明確提出,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,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。破除養老保險“雙軌制”,是改革方向所指,也是改革目的所在。
  早在2008年,國家就選擇在五省市開展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試點,但實質性進展不大。而對公務員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,各地積極性也並不高,迄今只有深圳等個別地方在試水。“硬骨頭”之所以難啃,有其現實原因。並軌之後,3700萬公務員、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開支從哪兒來?他們的工資應該如何相應調整?不同地區的養老金依照什麼標準制定……種種棘手問題,既有賴於改革的頂層設計,也離不開廣納民意、綜合考慮的統籌謀劃。
  此次改革方案,提出了“五個同步”,包括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、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等,不僅讓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結構更為合理,而且在保證其合法權益的同時,也強調了必須履行的義務,展現出“相互促進、良性互動,整體推進,重點突破”的改革思路,相信這一涉及每個人切身利益的改革,能破冰前行。
  最美桑榆景,人間重晚晴。實現退休人員對晚年生活的美好期待,不僅是子女的義務,更是政府的責任。消除群眾心中的不公平感,養老金改革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。能否啃下硬骨頭,進而撬動整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,考驗著改革智慧,更考驗著改革決心。(呂曉勛)  (原標題:人民時評:養老金為何要“一碗水端平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z69rzbgc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